矛盾一定要解决吗,可不可以使其共存?
菲兹杰拉德,有一句名言:检验一个人的智慧是否属于上乘,就看他的脑中能不能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却无碍于为人处事。英文原句为: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the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这句名言所描述的对象正像是中国官场上妥妥的两面派官员,有没有?也许这些官员的某些行为令人厌恶,但事实却是,这种两面派的处事能力在现实中混的很好,并且用他们的处事哲学成为了芸芸众生的领导。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哲学概念:矛盾共存的状态是万物存在的普遍常态。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美丑共存,善恶共存,爱恨共存,强弱共存,对错共存。。。。。。然而,在大众的思想领域,要实现两种相反的思想共存,却不是很多人都能做得到的。人们总是很容易就陷入偏执之中,很容易陷入追求某种极致的思想之中,并由于过于激进而犯下严重的错误,得不偿失。
人们很难接受自己其实即是善的也是恶的,可事实上,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善人,绝对的善就意味着死亡。可很多人却不愿意接受自己其实是个恶人,平静的生活粉饰了他们的善,使他们人性的恶没有在极端环境中被放大的机会,于是他们开始否定自己是个恶人。仿佛接受了自己是个恶人,就会影响自己行善一样。而上乘的智者却能做到:既接受自己的恶,接受自己的缺陷,承认自己的错误,又不影响自己尽量成为一个善者。他只是接受了万物存在的真实状态,善恶如此,对错亦是如此。
相信很多做过管理者的人会对此深有体会,你会发现任何一个团队的存在方式都是强弱共存,善恶共存,美丑共存,爱恨共存,对错共存。。。如果你一味的执着于追求的是把坏的人赶走,那么你的团队也就解散了。你要做的必然是既打压坏的,又包容坏的。是的,你自己就变成了一个两面派,这种状态无处不在,当你接受了它,就不会再认为它是一个贬义词。即便认为它是,却也模糊了贬义与褒义的边界。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