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找到某一种心态,或者看清某一种事物的本质,我们创造一种情境,想象使自己身临其境,并去找到化解的方法,这种修心的方法就叫做情景明想法。
道是虚无缥缈而博大精深的,我们应该先把它化成几个具体可实战修行的板块,比如:对人之道,对物之道,对事之道,对性之道,对智之道,然后通过情景冥想法对其各个击破,最后,在融会贯通总结出至简之道。这样的修心方法可以使你进步神速。
举个情景冥想法的具体案例,比如,在人际关系中,你不知道该如何与恶人相处,那么你可以找个空旷无人的地带,深入的想象自己被关押在一个牢房中,每天有两个恶狠狠的狱卒辱骂抽打你,而你必须要在这个牢笼中被关押20年,那么你应该怎样调整自己来面对这两个狱卒?在这样的情景冥想中,情节越生动,越真实越好,最终你会冲破玄关,找到一个可以生存下去的心态,或许那时的你已泪流满面,但修行本身就是在困难和压力中看破事物的本质,从而得到身心的解脱。
这种修行方法与印度的苦行僧式修行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逼迫自己在绝境中冲破思想上的障碍,但苦行僧似的逼迫方法,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往往是巨大而不可逆转的。
类似的情景冥想设置还有:荒岛情景,悬崖情景,战场情景,黑屋情景,残废情景,垃圾场情景,等等都是为了对应的解决某一种心态上的障碍,或者看破某一种事物的本质,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
这样的修行方法在现实中是有真实案例的,比如曾被关在囚笼中20多年的曼德拉,出狱时选择,笑对苦难和包容错误,他脸上绽放出的那种人性的光辉,让无数人为之佩服和动容。之后,他成为非洲最著名的总统。比如,曾被朝廷流放到瘴气林域的王阳明,随从同伴都接连病死,他却选择活睡棺材,笑看生死。之后,创立心学,名扬海内外,再次被朝廷任用。当然,曾在印度恒河边的树林里苦行六年,枯瘦如柴的佛陀,最终以”中道”为突破口,获得身心解脱的故事更是全球闻名。
所以修行的方法并不是枯禅打坐,冥想放空,而是要让思维进入具体的情景之中,通过在情景中解决问题,从而抛弃旧的思想,接受新的思想,最终突破思想上的障碍,获得身心解脱。
如果修行之道陷入神怪一脉,则无疑等同于荒废光阴。无道修行几十年,不如有道修行几十天。情景冥想法的创立灵感来自于美元上的富兰克林,他曾立志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于是,他将需要提高的品德一一列出写在纸上,目标明确之后,他就在生活中一一的去提高他们,之后,他成为美国著名的多项领域全才,也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是对他卓越的一生最著名的评价。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