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形成”文化属性”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是东方发明了周易八卦等一整套核心思想讲究统一,循环,阴阳制衡的文化,而西方则发明了一整套相反的文化,他们讲究自由,开放,斗争反抗。这个文化路线发展下去,直接导致西方发展出追根究底的自然科学,带领人类飞速前进,而东方则仍然在讲究抱元守一,把他们的朦胧之美,混沌之美当成世界的终点。他们的统一思想和圆满思想,导致他们为自己的理论画上了句号,无法再前进半步。直到后来的中西方战争强行打破了这种封闭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结果而不是反过来呢?文化属性的起源因素又是什么?
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水土与气候条件,包括磁场条件和其他能量条件都是不同的,这导致了不同地域上的生物属性也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地区的人身材矮小,有的地区的人身材高大,有的地区的人好战,有的地区的人温顺,不同地区的生物整体性格属性,有的地区偏向开放,有的地区偏向封闭,等等,这些因素共同铸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属性偏向,正如有的地方产玉,有的地方产煤一样,人也只不过是大自然中的其中一种而已,自然也会因为不同的环境条件而生成不同的文化属性。
当然,既然存在文化属性,那就必然存在文化属性的优劣问题,人类社会的进步会不断淘汰劣质文化,走向优质文化,不能笼统的以合脚的鞋子就是好鞋子来回避这个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不做深入讨论。这里只讨论这种因先天环境条件所形成的文化属性,可以被后天努力所改变吗?答案是肯定的,可以改变一大部分,因为有些文化属性依然要遵从合脚的才是最好的。那一部分文化根本无需做出改变。保持差异化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个常态。
我们来看个例子,在100年前的东方,有一个十分贫穷的大山村,里面竞然有一万口人,所以它是一个人口大村,现在有两条出路,一条是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强迫村民们接受低工价和高劳动时长,从而使村庄的产品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这样村庄就可以慢慢的富起来,然后管理者再从富裕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走这条路的优势是几乎可以100%的确定村庄将会富裕起来,并且不会生出什么乱子。劣势是村民的命运将被完全掌握在管理者手中,他们将完全失去话语权,而管理者制定村庄策略,则可以选择偏向贫苦大众或者偏向机构大户。由于村民已经完全失去了话语权。所以他们可以为了自家集团的利益无视任何人的反对。这是这条路所蕴藏的巨大风险。另一条路是由全体村民的选票来决定这个村庄的各种重大决策,走这条路,村民的福利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提升,并不断的在争取他们认为更加合理的薪酬。同时,由于成本的增加,他们村庄的产品从一开始竞争能力没有之前那条路那么强,但由于人口大村的基本属性并没有改变,所以人口之间的竞争使得工资并没有被大幅提高,从而使村庄的产品在市场上仍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同时,由于村民具有投票权利,所以他们变得很活跃,很善于争取自己的利益,当然,这给村庄的管理者造成了不少的麻烦,因为他们就像一群爱闹事的刁民,很不利于管理。因为管理者的权利也被削弱了。这条路使得村庄的富裕速度没有之前那条路那么快。这些都是这条路的劣势。这条路的优势在于大众对创造新世界,打造新规则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有权利也有能力去创造自己梦想中的生活方式,这种热情大大的提高了他们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整个村庄变得空前强大而又整体稳定,这种稳定是一种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稳定,不同于之前那一条路所展现出来的一片安静的稳定。
如果你是当时决定这个村庄出路的管理者,你会选择走哪一条路呢,你做这个选择时,是基于家族利益考虑还是基于村民情节思量呢?选择就等于改变,选择就产生错误,也许你已经发现了,真正的错误在于将这样一个重大的选择交给几个少数人。如果那样,无论对错都变得极难被再次改变。他们把这种可能持续数百年的趋势称之为村运。
看了宏观层面的文化属性,再来看个人层面的文化属性,关于个人性格与思想的如何形成以及个人性格与思想的如何改变,就变得清晰多了。我们知道了周围的环境条件影响对个人性格与思想的形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们也知道了这种性格与思想的大部分是可以被后天的努力所改变的。
暂无评论内容